释氏要览
《释氏要览》三卷,北宋释道诚集。道诚是宋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在汴京讲经论的赐紫沙门,和当时译场中执事僧清沼(笔受)、云胜(证义)相熟。自京师罢讲返乡(钱塘),先后居住龙华寺和月轮山寺,以十年时间披阅大藏,遇到出家人须知的事就抄录下来。天禧三年(1019)八月宋真宗大赦天下,普度僧尼道士女冠系帐童行,计度僧二十三万零一百二十七人,尼一万五千六百四十三人,道士七千零八十一人,女冠八十九人。他因此整理旧钞,分类并添了一些传记书疏材料,编成此书,供新度者阅读(见《要览》作者自序,又见宋志磬《佛祖统纪》卷四十四)。
释氏要览
本书为类书体。共二十七篇,六百七十九目,析为三卷。
卷上九篇:一、姓氏,二、称谓,三、居处,四、出家,五、师资,六、剃发,七、法衣,八、戒法,九、中食。
卷中九篇:一、礼数,二、道具,三、制听,四、畏慎,五、勤懈,六、三宝,七、恩孝,八、界趣,九、习学。
卷下九篇:一、说听,二、躁静,三、诤忍,四、入众,五、择友,六、住持,七、杂记,八、瞻病,九、送终。各篇子目多少不等。
作者选定这些篇目,是以《华严经》菩萨有十种知来作标准的。十知为:一、知诸安立,二、知诸语言,三、知诸谈议,四、知诸轨则,五、知诸称谓,六、知诸制令,七、知其假名,八、知其无尽,九、知其寂灭,十、知一切空。这些本来范围宽泛,也可涉及很深的义理;但本书的编撰,是预想到初入法门者特别是当时普度的一般僧尼,或有常识不够,特用此来供给补充,使他们免于徒具僧形的讥诮,所以只限于有关名物典章制度称谓以及其他生活细节等方面。
在宋初,象本书这类性质的著述,已有赞宁的《大宋僧史略》一种,但其书偏重事物兴废,仅列五十九条,范围比较狭隘。本书则可说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对于新学更有切近实用的意义,因而保存了当时有关佛教制度风俗等很多资料。特别是作者在南北各地所观察到的一些不同习尚的记载,最为可贵。这如南方禅僧一切作务皆服络子,北僧多翻着袈裟(见《要览》上《法衣篇》)。南方僧以抽坐具为礼(见《要览》中《礼数篇》),浙右僧解安居日,以彩束草送给施主,谓之解夏草(见《要览》下《杂记篇》),北方皆不行。江浙浴佛以四月八日,淮北乃至两京用腊八日(见《要览》中《三宝篇》)。又法曲子南方禅人作渔父、拨掉子唱道之词,京师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归依、柳含烟等,号为唐赞(见《要览》下《杂记篇》)等,都是其例。此外本书所钞佛典,有些不是大藏所收而为当时流行的,如《四分律行事钞增辉记》(唐末希觉撰),即属久佚之籍,所钞记文,吉光片羽,自是珍品。
本书撰成后,崔育林与随某替他作了序,天圣二年(1024)刊行,因未入藏,后即散佚。日本宽永十年(1633),重刻流通。今收入《大正大藏经》第五十四卷事汇部。
是书最早有宋刻十卷本﹐见于《郡斋读书志》﹐今不传﹐明宣德八年(一四三三)﹐有释宝成刻本﹐据宝成序云﹐《要览》旧板湮没﹐其自幼得此集﹐随身四十年﹐后率同志顾道珍缮写并捐资﹐洎信官姜晋成等命工刊板﹐印造流通﹐以传列祖心灯不绝。又嘉靖八年刻本﹐乃据宣德残本重刻﹐卷末刊有“重刊板在慧照寺印行”。今此本也罕见流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查诸各家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仅有日本宽永十年(一六三三) 丰雪斋刻本﹐为三卷。日本内阁文库有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 刻本﹐为二卷。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卷二著录之本﹐为日本刻本﹐三卷。又杨守敬《日本访书记》卷十六、《留真谱》初编第十一册著录者亦为日本刻本﹐三卷﹐云“此本为日本翻雕﹐末有‘前川茂右卫门尉开板’字样﹐相其字体﹐当是三百年前之物”。至于日人森立之《经笈访古志》卷五则著录为日本活字印本。又此书曾收入日本《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均作三卷。
功德主仙林住山坛主愚极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崔(育林)撰
昔我佛。妙正三身。圆成四智。不泥洹而自证。运沤和以度人。敷显万法。指真实际。导诲群性。了根本空。设三昧之门。严具足之相。尽有为之执。归无生之忍。宗会觉海。实蕃净徒。迨乎寂灭示往。结集垂言。经论以祖述。教法以摽阐。其为大也。至极含受而不可限量。其为小也。细而不遗视之弗见。穷无央之劫不可坏。终内有之识不能称错综端绪。虽惟逮而莫周。恢博开解。非超越而不至。将不由径俦为所依。则今要览可由而致之也。靡涉西流知五竺之本末。不游法藏明万行之节制。动息随用而立轨。修习知趣而不迷。包括微着。诠乘谛以证之。昭灼品例。卷上下以匀之览之者。犹若太阳升而万境廓然矣。谓曰。真如非在句义。且夫一切之法。无碍相中。非学非知。应学应知。去圣弥远。毛角差别。虽学虽知然后不足罔有行(去声)向未臻而远离于学可也。因地果位。系之在功。今诚公大师。博富于有闻。法施而留志。承佛威力。载集斯要。曰智曰慧。孰谓不敏。时皇宋天禧四载李秋既望序而引之
金刚手菩萨 “金刚”为密宗术语,梵语vajra,巴利...
基本信息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
宝积简介 《大宝积经》,梵名Mahā ratna kū?a sūtr...
法灭尽经经书实物 佛教经典,主要内容为佛陀在涅...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永明延寿阐明唯心思想的著作。一卷。收在《大正...
《金刚三昧经》,隶属“般若波罗蜜”经类。经文...
一卷。唐·永嘉玄觉撰,庆州刺史魏静编。又称《...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
佛经名,佛说蚁喻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1.《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
八大灵塔名号经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称扬八大...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佛经名,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