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地狱品
译文
地狱品的大意是讲,地狱中的事情,作恶之人必受恶报,罪恶(报应)牵强附会不得。
谎语欺人死後将堕地狱,已作恶事却说「我未作」,两种罪行後来皆承受,自己造下的罪孽自己牵引自己进入地狱。 ㈠
(即使)法衣穿於身上,(但是)作恶行为不止:行为苟且甘心隐於种种恶行之中,此人最终将堕入地狱之中。㈡
没有戒德却接受别人供养,(从法)理上讲岂不是自损其德?(这种人)死後生吞炙热著的铁丸,(内心痛苦)躁热有甚於燃烧的木炭。㈢
放纵逸乐有四种表现:喜欢侵犯他人之妻女,身处危险之境无福(报),三是诋毁(他人),四是骄奢淫夫。(四)
不做(有)福(有)利(之事),又堕入恶(道),畏而又畏(其实)很少快乐:王法又施加重重责罚,身死之後堕入地狱之中。(五)
就像拔草割草一般,握得不紧就易割伤手(掌):学习持戒却又不禁制(其欲),(死後)堕入地狱自受恶报。㈥
人的行为若是散漫堕落,就不能驱除众多劳禄:在修(清净行)方面若有缺陷污点,终身都不会享有大福报。(七)
常常做一些应该做的事,自守戒律必然能使自己坚强。远离各种外方(邪)道,不要沾染(外道)以免蒙上污垢。 (八)
做了不该做的事,後来必然产生忧郁和痛苦:行善常常大吉顺利,所到之处没有后悔懊恼。(九)
面对各种恶行,想去作或者已作了;这(样的人)尘世之苦不可解脱,所犯罪恶已经接近难以逃避(惩罚的边缘)。(十)
谎称得道以求他人供养,自己心行不正,却去毁谤好人,此乃用邪道蒙蔽世人;其人将因罪业缚绑,自设陷阱自投火坑。 (十二
犹如守卫边疆城镇,裏裏外外都要牢固:正心守意无妄念,非法(之念)便不会产生:品行有缺点将导致忧患,自己使自己堕入地狱。 (十二)
应该感到羞耻的却不(以为)羞耻,不该感到羞耻的却又以之为羞(耻):(这种人)活著时是被邪见所惑,死後便堕入地狱之中。(十三)
应该恐怖的见著却不恐怖,不应恐怖的见著反而恐怖;人生信仰偏向邪见一边,死後便堕入地狱之中。(十四)
应该避开的不去避开,应该靠近的不去亲近:把玩践行邪僻观点,死後便堕入地狱之中。(十五)
应该亲近的就应亲近,应该远离的就该远离:恒定如一坚持端正见解(观点),死後便进入善道境地。(十六)
原典
地狱品第三十十有六章
地狱品者,道泥辈①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
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二罪後俱受,自作自牵往。㈠
法衣在其身,为恶不自禁,苟没②恶行者,终则堕地狱。 ㈡
无戒受供养,理岂不自损?死噉③烧铁丸,然热剧火炭④。 ㈢
放逸有四事,好犯他人妇,卧险非福利,毁三侄决四。 (四)
不福利堕恶,畏而畏⑤乐寡,王法重罚加,身死入地狱。 (五)
譬如拔菅草⑥,执缓则伤手;学戒不禁制,狱录乃自贼。 ㈥
人行为慢堕,不能除众劳;梵行有玷缺,终不受大福。(七)
常行所当行,自持必令强;远离诸外道,莫习为尘垢。(八)
为所不当为,然後致郁毒;行善常吉顺,所适无悔悟⑦。(九)
妄证求赂,行己不正,怨誓⑧良人,以枉治士;罪缚斯人,自投于坑。 (十一)
如备边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⑨不生;行缺致忧,令堕地狱。 (十二)
可羞不羞,非羞反羞;生为邪见,死堕地狱。(十三)
可畏不畏,非畏反畏;信向⑩邪见,死堕地狱。(十四)
可避不避,可就不就;阮习邪见,死堕地狱。(十五)
可近则近,可远则远;恒守正见,死堕善道。(十六)
注释
①泥巩:梵语。也作泥黎,泥朶,意译为地狱,是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
②苟没:苟且地沈沦於,或曰因苟且而沈沦於。
③噉:吃、吞。噉,音dan。同「啖」,「啗」。
④然热剧火炭:然热,即燃热;剧,熊熊燃烧,火力剧烈。
⑤畏而畏:畏而又畏。
⑥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且有一定硬度。
⑦悔恡:即悔吝,乃後悔之意。怯,吝之异体字。
⑧怨譛:即怨谮,冤枉诬陷。
⑨非法:不法,不符合佛法之念头。
⑩信向:信仰偏向、执著。
28道行品 译文 道行品旨在阐述人生的根本要义:在...
总序 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槽糠味; 认识华...
13闇愚品 译文 闇愚品的大意是要开启蒙昧,陈述闇...
22述佛品 译文 述佛品的大意是讲,大道与佛的神威...
1无常品 译文 无常品大意是讲,欲望使人糊涂,荣...
37生死品 译文 生死品大意是讲,人的魂灵死亡之後...
附录 法句经序 昙鉢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
23安宁品 译文 安宁品的大意是,区分平安与危险的...
解说 作为早期佛教经典的通俗化读物《法句经》,...
源流 关於《法句经》的源头问题,吴译本支谦序中...
附录 法句经序 昙鉢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
解说 作为早期佛教经典的通俗化读物《法句经》,...
源流 关於《法句经》的源头问题,吴译本支谦序中...
39吉祥品 译文 吉祥品大意是讲:自我修行的方法,...
38道利品 译文 道利品大意是向人间的君、父、师等...
37生死品 译文 生死品大意是讲,人的魂灵死亡之後...
36泥洹品 译文 泥洹品大意是讲:佛教的最终旨归乃...
35梵志品 译文 梵志品大意是讲,(人的)言行清净,...
34沙门品 译文 沙门品的大意是以正等的佛法训诫佛...
33利养品 译文 得义品的大意是:砥码自己防止贪欲...